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河南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發源地,36年來,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在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關工委組織已達9.3萬個,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即“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有90.18萬人,成為深受青少年歡迎、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群眾性工作組織。
育新人,大力培養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組織開展黨史教育進校園“五老”宣講活動,制作“紅色印記”微視頻,舉辦“黃河文化知識競賽”決賽,省關工委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牢記“省之要者”,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積極探索適合關工委特點的方法路徑,做青少年朋友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
樹新風,弘揚美德傳承好家風和好家教。舉辦第三屆“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推進“雙減”政策落實家庭教育系列講座等活動,推進家庭教育事業發展。特別重視對于特殊家庭的教育指導,依托兒童之家、青少年活動室、農家書屋等陣地,協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流動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青少年群體的關愛服務工作。
搭新橋,形成關心下一代工作強大合力。深入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參與“反拐反詐”“未成年人保護”等關愛活動,推動健全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網絡。許昌市聯合檢察院針對酒吧違法接納未成年人情況開展專項調研,焦作市動員“五老”開展河道巡查、心理疏導,筑牢青少年“三防一治”防護網。
開新局,充分發揮“五老”服務和推動作用。全省2.5萬名老專家、老科技工作者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533個,幫助39.3萬名農村青年實現創業增收。全省各地多家企業設立“五老”工作站,簽訂“師帶徒”“一幫一”協議,組織“五老”在生產環節擔任監督員、在管理環節擔任協調員、在青工教育環節擔任輔導員。
謀新篇,持續加強黨對關工委工作的領導。洛陽、許昌、省教育廳等及時把新退出領導崗位的同志充實進關工委領導班子。有的地方健全完善了關工委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有的地方在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等老同志集中的單位成立了關工委,還有的地方把關工委建設納入黨建總體部署和黨建工作責任制督查考核內容。
去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推動新時代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統一了思想、明確了任務、提供了保障。河南省委高度重視貫徹落實,及時充實加強省關工委領導力量,省委常委會會議專門聽取關工委工作匯報,對新時代我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指方向、提要求。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深受鼓舞,一致認為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堅持協作配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參與、主動作為的工作定位和“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針,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推動關工委工作再上新臺階。
關愛青少年,就是關愛明天。全省關工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中辦國辦《意見》為重點,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主線,按照全省“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錨定“兩個確?!?、聚焦“十大戰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河南落地見效,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